当前位置:首页 > web2.0 > 推荐阅读

对瘢痕预防重要性的认识与治

  瘢痕是皮肤机械性、化学性、高温性、辐射性损伤,或皮肤组织破坏性疾病伤口愈合时所形成的,临床上十分常见,可以说每一位医护人员均能见到。瘢痕对人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:①影响外观:表现为局部充血、增厚,有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等色泽变化,表面粗糙。②感觉异常:局部有庠、痛不适等自觉症状,有时难以忍受。③发生溃疡。继发癌变:在长期营养不良或经常受牵拉的部位,局部破溃后易形成慢性溃疡,慢性溃疡的长期存在有癌变的可能。④发生挛缩,牵拉周围组织,导致器官畸形和功能障碍。⑤心理障碍:瘢痕不适或影响美观和功能,均会造成心理负担,影响患者心哩健康。
 

  瘢痕的预防是指在瘢痕形成前和形成中司尚未成熟的阶段,尽量去除各种造成瘢痕增生的因素,减少瘢痕的生长,预防瘢痕对机体造成的各种畸形和功能障碍。如瘢痕已形成,则属于治范围。目前有关瘢痕预防和治方面的问题尚存在很大的混乱,其主要表现在:①诊断上仅写瘢痕,不标明瘢痕拘类型、大小、发生时间及其对机体功能的影响等,尤其是将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混在一起,对瘢痕的防治均带来不良影响,不能对瘢痕防治的对错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。
 

  ②缺乏对瘢痕预防重要性的认识,患者往往不能很好地坚持各种预防措施。③缺乏特效拘治方法,目前有关瘢痕的治方法较多,尚无特效治方法。④缺乏统一和客观的效果标准,不同作者治结果之间可比性皎差。⑤对瘢痕形成机制方面的认识,虽然有不少进展,但尚无重大突破。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瘢痕防治的研究,提高对瘢痕的诊治效果。本节将从瘢痕的形成与转归、瘢痕的种类及临床表现、瘢痕的诊断、瘢痕的预防和瘢痕的治等方面进行阐述。
 

  一、瘢痕的形成与转归
  当皮肤受到深及真皮网状层的损伤时,任何创面的愈合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形成,也就是说瘢痕是机体修复创面的必然结果,是创伤愈合的产物。适度的瘢痕形成,是机体修复创面正常的表现,是人体自卫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如手术缝合创口需要依靠瘢痕组织的形成,较终愈合,恢复皮肤的连续性和功能:但是,瘢痕的形成受着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的影响,过度的瘢痕增生则是一种病态,是创伤外科的一种重要的并发症。
 

  (一)瘢痕的形成过程
  瘢痕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可因组织创伤的程度而不同。
 

  1.直接闭合性创口
  一般无皮肤软组织缺损,或缺损不多,经剥离松动创缘后能直接缝合,其愈合历经三个阶段:
 

  (1)炎症阶段:主要为急性炎症的表现。伤后早期创面上有血清纤维蛋白和凝血块出现,创口部有血浆、淋巴液、白细胞、吞噬细胞等渗出。通过吞噬、移除、吸收等作用及受损细胞释放的酶所引起的自溶过程,清除坏死组织和沾染的细菌、异物等,并由纤维素形成的网状结构将创口的表层和深层初步牯合在一起。临床表现为轻度红肿。
 

  (2)增生阶段:随炎性渗出,约24h以后,创面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向凝血块内长入形成新的毛细血管,3天后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增殖,形成肉芽组织,5~6天时出现胶原纤维,神经末梢长入,创口边缘的上皮组织向中心生长,覆盖了肉芽组织,瘢痕形成,使创面愈合。此阶段成纤维细胞按一定模板产生以甘氨酸、羟脯氨酸、羟赖氨酸为基本成分的,以3条肽链互成螺旋状盘绕逐级聚合而形成的胶原纤维。胶原纤维有高度的韧性,使创口的抗张强度增加。临床表现为创口愈合,瘢痕色淡红,平整或稍隆起,常有痒痛,触之质硬韧。
 

  (3)塑形阶段:创面愈合胶原纤维不断合成的同时,由于创口组织内所含胶原酶的作用,胶原纤维也在不停地进行分解。创面愈合早期胶原纤维合成大于分解,临床表现为创面愈合后1-3个月内瘢痕开始由淡红色转为鲜红色,表面变粗燥,出现硬结,轻度痒痛,随着时间的推移,增生加剧,约到创面愈合后3~6个月达到高峰,瘢痕厚度可达数毫米,质地坚硬、无弹性,颜色由鲜红转为紫红,表面毛细血管显露,易于受外力作用而损伤。痒痛症状明显,尤以夜间为重.瘢痕可出现挛缩.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。瘢痕增生达到高峰后,无论是否治,均开始减退,逐渐成熟而软化,胶原纤维分解大于合成。瘢痕成熟通常需要6~24个月或更长,临床表现为厚度变薄,质地变软,弹性增加.表面毛细血管消失,肤色由紫红变为淡褐色,较后与邻近肤色接近,痒痛症状减轻至消失。经过一定的时间后.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渐趋平衡,瘢痕进入稳定期,成纤维细胞转变为纤维细胞,胶原纤维逐渐成为排列整齐有序的束状,毛细血管闭塞,数量减少,瘢痕渐渐退化。病人临床表现为瘢痕呈淡褐色,或淡白色,较平坦,痒痛症状缓解,触之质柔韧,基底日益松动。